图书馆月度讲座之三:《上海犹太难民纪念史料征集和国际传播》
4月18日上午,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陈俭馆长应邀来馆,作了题为《上海犹太难民纪念史料征集和国际传播》的专题讲座。讲座由图书馆负责人高子平研究员主持。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参加。
陈馆长表示,史料征集是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成立以来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。通过不断扩充史料,纪念馆形成了完整的历史链条,对这段历史的传播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。他特别提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捐赠,如林道志为犹太难民卡尔保管的书籍以及露丝·卡尔曼、科特·威克等人的捐赠。这些史料不仅反映了犹太难民在上海生活的状况,也彰显了上海人民的人道主义精神。
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秉承国际化的运营理念,已成为全球犹太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。展览内容关注在华避难的犹太人对上海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,通过丰富的客观、真实的史料,全面、生动、立体地对上海人民接纳犹太难民的中国故事进行国际表达。陈馆长提到,国际传播面临语言、叙事方式和文化差异等挑战。纪念馆通过记忆书写、以“人类共同创伤记忆”为叙事策略,讲述“至暗时刻的人性光辉”,促进全球的理解与包容。
高子平在总结发言中特别强调了三个方面。首先,情怀是讲好上海故事和中国故事的关键,无论是在史料征集还是国际传播中,情怀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;其次,专业性不容忽视,我们的工作应当持续、深入、系统地推进,不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,陈馆长及其团队在史料征集方面所展现的智慧,正是这种专业性的体现;最后,使命意识是我们工作的重要指引,在开发《密勒氏评论报》、圣约翰大学校史、早期红色文献、民国文献等馆藏文献的过程中,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在史料征集、学术研究与展示方面的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,陈馆长及其团队的无私奉献为我们树立了榜样,值得我们学习借鉴。